现在应该是机构的钱怕散户的钱
2023-06-13 09:02 股民老张
看到基金行业搞了嘉年华,很多大咖开始喊底,喊未来可期,喊跌不下去了。
李大霄是真喊底。这是职业习惯使然。
还有某些券商的首席专家,会喊出一个非常漂亮的,政治正确的观点,肯定是充满正能量的,鼓舞人心的标题。但是仔细看其论据,却发现,说我们是在衰退的初期。还有列出的数据,高强度货币信用的刺激,去年28万亿M2的增加,只带来6万亿的GDP增长,今年一季度就15万亿M2增量,只带来1.35万亿GDP新增,不到10%,肯定是出了问题了,所谓流动性陷阱,乘数的坍塌,经济循环出现断裂等等。
眼睛向左看,脚往右边走。也是职业生存法则吧。这类喊底的标题,甚至可能是媒体小编帮着起的,所以,对于真有水平的专家,观其标题,看其数据,揣摩其话外之音,领悟其未必直接说出的结论。
昨天一个机构群里,有专家撰文说美国进入经济衰退。另有专家对其分析表示质疑。其实,中美经济既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也不是此消彼长跷跷板的关系,而是更复杂的,既有博弈,也有共同利益的非线性关系。美国经济走坏了,咱们未必会获益,反而会因为美国购买力的下降,减少了出口。同时,美国经济走坏,全球经济环境恶化,咱们也没什么利益可图,也不会导致咱们的经济走强。我劝他多研究一下国际热钱游资进出的数据,可能对股市更有价值。但是这数据,怕是很难拿到第一手的吧。
眼下机构群里,大家各自研究自己细分领域的概念,挖掘个股,和展示前一段挖掘到的成功的个股成绩。似乎抛开大盘做个股的作业,是永恒的职业正确。
卖方研究员,人在江湖耳。
本人一介散户的优势,就是现在可以休息,不用操心选股,监控,不必每天必须找到第二天可能上涨的股票。
反而是在许多与股市本无关系的地方,看到无数的股市里的广告,包括一块钱下载软件,免费送什么尾盘选股法之类的。
一块钱不多,但是之后没完没了的电话骚扰就厉害了。各种技术指标买卖点提示,比我年轻时玩过的技术,差了不知多少条街。立刻理解了,这些都是针对小白新韭菜的局,广告方式也都是简单粗暴的小品式表演,各种生活工作场景对话,完全不需要技术含量,却直击人性。提示各位,那些简单东西,肯定是有对的时候也有错的时候,但是试错的成本是自己的。最拉胯的是,成功率50%的时候,连反做的价值都没有。
至于尾盘选股法,先不说那些听起来好像好有道理似的逻辑是否真的有效(反正没看到统计成功率的数据),且说我自己也做过一些选股公式,就用了与广告中同样的软件平台,但是我知道,下午2:30是无法做收盘数据的,因为盘中的交易数据还在随时变化,没有这个收盘数据,那么盘中选股就是不可能的,而演示的实际上是收盘后的选股过程,却声称能在2:30实现。不知道他们最终会如何圆这个谎言。
还圆什么谎言?想多了吧,你只要找了他们,就有无数种办法让你忘了这事儿,然后......。
不操心这些了,我只对有缘的少数的新股友们负责即可。
昨天两市大单还是流入的,两市只有25亿,今天估计就要翻过来了。轮到多方出手。
流入前五的板块,汽车,酒类,通信,家电,电气设备;流出前五板块,银行,电力,证券,传媒,土木工程。流入的开始分化,并少见了TMT和中特估,流出的以中特估为主。
眼下是下跌弱抵抗阶段,前期的看法不变,还是等,这个平台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一旦破了,可能就要3100下方见了。快速轮转,做短线很难玩过量化交易模型,那是绞肉机非转的模式,你可以自信你能在旋转的刀片间隙中夹出肉却不会伤到自己的手指,但谁敢说能连续做到?
我的办法是,知道自己做不到,然后就不去做了,比火中取栗还残酷的游戏。盈亏比1:1的都不爱玩,为什么玩1:2,1:3的?等下次急跌之后,做超跌反弹,机会有盈亏比2:1,3:1的机会。
现在的炒股要点,不在技术,而在耐心。反正这时候不会去借高利贷炒股,资金没时间成本的,能耗死那些有时间成本的,散户都是前者,谁怕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