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10-64850888

首页/大势研判专区 /讲师今日观点

眼下投资面临的两大问题

2022-04-06 10:51 股民老张


先为上海人民祈福,祝疫情早日过去,上海平安。
眼下,两个问题困扰着我,也困扰着广大投资者。
一个是外边的事情,俄乌第五轮谈判之后,到底是谁占优,仍然争论不休,一方说战略目的部分达到,另一方说,成功将对方赶走。
战事结束,世界资本市场将迎来上涨,反弹将以情绪型的为主,却也终结了许多连锁反应引发的麻烦,也有实质性的值得反弹的原因。但是,这事儿到底是结束了没有,谁赢了?什么时候算是结束?
这个悬念,在我们来说,没有得到结论的可能。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明年。不管谁赢,赶紧结束是最好的。
另一个问题,房地产板块近期吸金已经开始有发生虹吸效应的迹象了。所有热门资金都往一处跑,就是一种投资圈的内卷,不玩房地产就没发财的机会,于是引发强者恒强的势头,于是更多的投机资金进场追逐,于是其他板块百业凋敝。
去年7月的有色就是这种情况。
有色涨有其道理,最终也被业绩证实了其逻辑的真实性。尽管是提前透支地炒,但是最终透支的窟窿会被业绩的真实增长还上,这是最终没有太严重的恶报的理由。
但是,房地产被透支性地恶炒之后,将来会拿业绩还透支的债吗?有这能力吗?
地产行业,更像一只已经被挤干了的柠檬,只是暂时在水盆里泡了几分钟,然后拿出来说,这里又有可以挤出的液体了,于是大家在看懂了之前的锂矿结局之后,就一哄而上。
房子还有那么多的需求吗?房价即便能在多方扶持之下,在高位挺住,还有那么多的接盘能力吗?微观经济如此,受疫情影响之后,突然还月供出现困难的有多少人?会不会引发其他人的还贷恐惧症?即便不影响刚需的购买,但投机性的购买,还会有很多增量吗?
美国倒是房价暴涨,不是需求增加,而是因为一轮滥发现金的防疫救市之后,物价疯涨,货币贬值,食品价格普涨20-50%,从来不靠炒房保值的大众,有了为自己的资金资产保值恐慌感。以前只买一套房就可以了,现在看到房子在两年时间就上涨了50%,也有眼红的冲动,加之疫情之下,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可以居家上班,一些偏远的风景好的地方,房价突然大幅拉升。
中国房地产的上涨,是不是还有为乌克兰灾后重建的期望值在里面?但是这个应该不是房地产商赚的钱,而是建筑公司赚的,如果中国建筑上涨,还有道理。
好吧,我承认,我不敢参与地产股了。也不排除在地产板块崩溃之前,没准还有一些涨幅,直到把全体股民逼疯,不买地产就是傻子,于是大家不得不被内卷参与进入一个博傻的游戏之中。
只是,任何博傻游戏,最终结束的时候,总有一群人最终成为那倒霉的傻瓜。能盯盘的,有决断能力的,跑路腿脚快的,可以参与这游戏,像我这种经常盘中就睡着了的 ,还是当热闹看看吧。先知先觉没赶上,就不参与后知后觉的游戏了,选择不知不觉。
因为我不信任这行业了。政策可以扶持其稳定不倒,最多允许其成为经济体中的潜伏病毒长期共存,但不会任其再次爆发。
而且,这次地产的上涨,也因为有了一个年内不推房产税的官方承诺,才短线启动的,那么,疫情过后呐,明年呐?指望这政策一直能延续也不现实。所以,还是理解为阶段性的热点吧。最多一个季度之内的热乎。
上周五的大单资金,两市合计流入223亿,地产行业还没到独霸风头的份儿上,流入了51亿,占总流入的六分之一。后面是海运,靠业绩赢得涨升。再后是传媒,银行,酒类,证券。金融两板块进前六,也是护盘的味道较重。
流出前五,中药-21亿,化学制药,土木工程,医药贸易,生物医药。基本原因,就是前期涨多了些。
尽管指数上涨,资金流入,但是涨跌家数比并不好看。都呈现跌多涨少的情况。还是指标股相对涨的好的缘故。
外盘在咱们的假期期间,涨跌震荡,最终基本收在与31日收盘时差不多的位置。咱们放假几天,世界股市没什么变化。那就看咱自己想如何折腾了。
技术形态上,上证越过了3月23日的高点3279点,打到了3287点,离3300整数关一步之遥,整数压力也在即。算是突破了。
但是深市和创业板还没突破。这对于拉指数提振人气来说,是个障碍。原本基本的套路是,拉指标股,花小钱就可以做出指数的好看图形,然后市场兴奋起来,各路资金跟风进场,于是假涨变真涨,大家皆大欢喜。如果响应的资金不多,就尴尬了,两种后续选择,一是继续坚持,直到把空方搞懵了,最后头像空翻多;另一种是以退为进,先退回来,等下次机会,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够三次,再上不去,没有足够的响应,那就撤了认了。
所以,今天和未来几天的看点是,深证和创业板会不会跟着突破。当然,上证要在前高上方挺住。还有量能的配合。
既然反弹到了这里,就是最敏感玄虚的时候,如果突破了,就是一路继续向上走一段,如果突破夭折,就是再次向下回箱体中位甚至去探箱子底部。
先看继续向上吧。但上证速度也快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