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5 09:11 股民老张
新的一周来了,今年的最后一周,这一周结束的时候,恰是日线、周线、月线、季线、年线同时收。赶上这样的时候,并不容易,尤其是这周还是完整的五天。
新华社发声,机构主导行情,散户逐步退场。中国股市的机构时代真的来了吗?
美国股市早就进入了机构时代,我的同学们,年轻的时候,就把工资拿出一部分,每月交给共同基金打理。9-11的时候,说自己的退休金缩水了90%。他们不会自己去炒股,时间是用来陪伴家人,享受美好人生的。那个市场,是大鱼和大鱼的博弈市场,小鱼和虾米基本绝迹了。
中国也要进入这样的机构时代吗?散步推出,机构互殴?
本人表示怀疑。严重的怀疑。
首先是中国的人口基数,太多了,中国股民的人数,比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是还要多。
其次,中国人对财富的执著,决定了,中国人愿意花时间来研究炒股,因为,数钱就是最美好的人生。
再次,中国没有更好的、更多的投资渠道。连比特币都被踢出去了。老百姓的钱生钱,办法不是很多,很快,炒房子也不行了。
还有,就是中国的通胀速度,货币贬值速度,导致大家对表面上的3%,实际上的负利率无法满足,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存款利息,已经无法让人民拥有“获得感”。
再加上,中国没有合法的赌博业,人性中的某些元素无法释放。房价的上涨,使很多人长期站在“光脚的”一群,想成为穿鞋族,就要找机会搏一把。3-5%的理财收益,无法让他们这辈子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炒股,实际上是博未来。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有钱,财富与年龄成正比,也是股市热闹的理由。
大盘股、上证50上涨50%,小盘股,中证1000下跌15%,400多只股票,日成交不足1000万元,被边缘化,是得出机构进,散户退的结论的依据。
市场确实风格转变了,机构们更加扎堆抱团了,但是活跃的散户越来越少,是所有熊市的共同特征,散户不是退出了,而是被套死了,用官方统计用过的词,叫成僵尸户了。而一旦行情到来,散户解套,这些僵尸立刻就会变成活人。
还有个小消息,新的Ipo将迎来精神病院。据说,病人越来越多,导致行业大赚,人家要扩大规模,所以要Ipo。
默默数了一下,那些同样赚大钱有潜力却还没上市的行业还有,寺院,火葬场,以及电信诈骗行业。
创业板改革,划分不同的层次。创新层企业每天有5次集合竞价转让机会,比原来的一次多了四次。但是500万的入市门槛,决定着对大A的资金分流作用不大。
1800亿养老金已经入账,开始投资,市场解读,向着全部进入股市来误导。
上周五,大单流出64亿,燃气有色电气设备石油电力行业大单流入靠前;半导体银行酒类光电子计算机证券流出靠前。
板块轮动仍然是快速的,但是轮流转风水,没有持续启动的板块,也就是没有龙头,眼下,维持着震荡的格局,上证还是反复穿越3300。
行情走在等待的路上,等着下一次变盘。行情成为鸡肋,吃不吃由你。行情让散户手里的小票边缘化,换不换也由你,只是这一次,缩量的含义与以前可能不一样了,以前是量能缩到极致就是底,地量地价,现在,量能缩了,可能变成僵尸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