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10-64850888

首页/大势研判专区 /近期热门概念

对股票进行准确估值的几种方法

2017-08-03 09:35 行情向右

  在投资的时候,对企业进行估值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如何做出准确的估值就是一项考验投资者眼光的工作。

  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折现方法,也就是DCF,如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模型等。另一类是相对估值方法,具体又分为公司估值和可比交易估值。DCF 技巧太多完全可以写一本书,并且我们国内市场参与者缺乏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能力,导致DCF的绝对估值准确率十分有限,而可比交易估值由于信息壁垒,对于大多一般投资者不太适用。我们这里主要讲一讲于可比公司估值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价值投资的方法和思路。

  先举一个关于可比公司估值的例子,可能完全准确,但是可以帮助大家理解:想在的楼市非常热,我们在购买房子的时候会和周边类似的房子放在一起来进行比较,其实这就和我们投资时的可比公司估值非常类似。我们在分析股票和公司的时候,也会将一些因素类似的公司放在一起,通过比较相关倍数和比率来判断估值对象的合理价值。

  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所做的相对估值是一种粗放型的操作方法,忽略了相对公司估值,尤其可比公司估值使用的前提是,我们在对一家企业进行估值的时候,除了要意识一些标准化需求外,还要考虑企业间的很多非营运性的区别,包括财务杠杆、会计处理、临时偏离(一次性项目)、租赁行为、商业产品周期等等对估值方式所带来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几种可比公司估值的常用方法:

  1.   PE 估值法

  PE估值法是指用市盈率进行估值,它是指股价与每股收益的比值,计算公式就是:PE=price/EPS,是一种简洁有效的估值方法,其核心在于 e的确定。从直观上看,如果公司未来若干年每股收益为恒定值,那么 PE 值代表了公司保持恒定盈利水平的存在年限。这有点像实业投资中回收期的概念,只是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而实际上保持恒定的 e 几乎是不可能的,e 的变化往往取决于宏观经济和企业的生存周期所决定的波动周期。所以在运用 PE 值的时候,e 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由此也衍生出具有不同含义的 PE 值。 E 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的 e,另一个是预测的 e。对于历史的 e来说,可以用不同 e 的时点值,可以用移动平均值,也可以用动态年度值,这取决于想要表达的内容。对于预测的 e 来说,预测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在实际市场中,e 的变动趋势对股票投资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同时市盈率的问题在于每股净收益只是某一阶段的会计利润,而会计利润很可能因为当期的非现金和一次性项目才能反应一家企业真实的财务表现,另一方面,一些诸如关于成本的会计假设都存在人为操控的可能。

  最适合运用市盈率进行估值的企业应为处于成熟期,拥有稳定盈利的公司。

  2.  PEG 估值法

  PEG是指市盈增长比率,它是市盈率与长期增长率的比值,计算公式为:PEG=PE/G,其中,G 是Growth 净利润的成长率。值得注意的是:净利润的成长率可以以税前利润的成长率/营业利益的成长率/营收的成长率替代。市盈增长率越高的股票表明越被高估,一只股票的价格应该与它的成长性相匹配,市盈增长率的问题与市盈率相同,与会计处理方式有关。

  不过 PEG 可以用于处于不同行业周期阶段的拥有盈利公司的估值,尤其适用于 IT 等成长性较高的企业。缺点是对于亏损企业或处于负增长阶段的企业没有意义。

  3.  PB估值法

  PB是指市净率,它是股权价值与权益(净资产)账面价值的比值,在计算账面价值时常常刨除无形资产,计算公式为:市净率 PB=Price/Book。市净率比较市场价值与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关系,优势在于解决了市盈率只看一个会计周期的问题,对于需要进行市价调整的金融机构也解决了历史成本的会计问题。不过对于非金融性企业,账面价值因为资产负债表的本质往往不能准确的反映出真实的权益价值。而在出现负净资产账面价值(受到巨额历史亏损影响发生)的情况下不具参考意义。

  适用市净率估值的行业包括银行业、制造业以及其他资产密集型的企业。

  4.  PS 估值法

  计算公式:PS(价格营收比)=总市值/营业收入=(股价*总股数)/营业收入。PS 即市销率估值法的优点是,销售收入最稳定,波动性小;并且营业收入不受公司折旧、存货、非经常性收支的影响,不像利润那样易操控;收入不会出现负值,不会出现没有意义的情况,即使净利润为负也可用。所以,市销率估值法可以和市盈率估值法形成良好的补充。市销率估值法的缺点是,它无法反映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即使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不影响销售收入,市销率依然不变。另外,市销率(PS)会随着公司销售收入规模扩大而下降;营业收入规模较大的公司,PS 较低。用 PS 看企业潜在的价值,看它未来的盈利能不能大幅增长。

  这种估值法会随着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扩大而下降,而营收规模较大的公司 PS 较低,所以该指标使用的范围是有限的,它可以作为辅助指标来使用。

  5.  EV/EBIT估值法

  EV/EBIT是企业价值与息税前利润的比值,虽然将企业核心运营表现与财务决策影响(利息花费)与税务影响分离开来,但未调整的息税前利润依然包括非现金支出(折旧月摊销),一次性项目,企业间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等影响对比估值的质量,在使用时往往需要对息税前利润进行人工调整。

  最适合运用这个比率进行估值的企业应为拥有盈利,服务型产业(低资本密集度)的公司,由于剥离了财务决策影响,也可以比较不同资本集约度的企业。

  6.  EV/EBITDA估值法

  EV/EBITDA是企业价值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的比值,EBITDA去除了折旧和摊销的影响,对于资本密集型的商业来说,这两者反映在损益表中均是巨额的非现金花销。同时由于各个企业可以使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与设备寿命假设,即便两家其他条件完全一致的企业的估值都很可能因为忽略了非现金花销而产生巨大差别。

  不过EBITDA也有它的问题,这个比率对可以拥有不同资本密集度的行业估值的效用较低,举例来说,假设两家资本密集型的企业产生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完全一样,但第一家需要更多的资本,那么在这种情况下,EBITDA的估值效果便不如EV/EBIT来的准确。

  EV/EBITDA由于去掉了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在多数行业中都适用,所以是业内最为时兴的估值倍数,理想的使用环境是在拥有相似资本密集度的行业中用以高资本密集企业的相对估值。

  7.  EV/收入

  EV/收入是企业价值与收入的比值,一般用以对早期,高成长,盈利能力有限或亏损企业的估值。

  这个比率的前提条件是比较的企业都拥有可比的成本结构,一般我们拿出这个方法时就表明基本上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估值了,因为此方法主要是根据对公司未来的预期进行估值,也侧面说明当前的营运表现很可能无法提供有效的参考。

  EV/收入适用于EBITDA为负的企业(一般为高成长初期行业),和拥有相似成本结构的行业(如零售商等)。

  以上是我们在进行企业估值时常用到的一些方法,当然根据主要每次估值目标不同均会有所调整,下面谈一下具体实战中一些特种行业的处理方法。

  虽然国内市场中,可比估值是否能够反映一家企业的绝对价值我个人持保留意见,因为个人认为整个资本市场的价格都存在不理性的成分,但这种方法的确能够发现一家企业与市场相比相对价值的高估或低估。

  股民老张股票学习网传授炒股入门到精通的炒股技巧,打造国内第一股票培训、股市在线直播品牌。我们开发的股票软件功能强大,多平台模型无缝对接,真正的实现自动化交易,您值得拥有!

  咨询个股去股民老张官网直播间注册,可以和股民老张直接交流,股民老张官网www.gmlzpx.com 微信公众号: gmlz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