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10-64850888

首页/大势研判专区 /讲师今日观点

减持新规引导价值投资

2017-06-01 08:53 潜海先生

  潜海先生盘前观点

  ——6月1日9:00 潜海先生整理

  (一) 减持新规引导价值投资

  减持新规将堵住A股“出血点”,遏制“精准减持”“清仓减持”“过桥减持”“辞职减持”等市场乱象,缓解由大股东、董监高等过度减持与无序减持带来的压力。同时,减持新规的影响绝不仅仅表现在改善资金面与修复市场情绪,投资者更应该预见其后发影响力。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减持新规的出台旨在引导上市公司大股东、特定股东及董监高规范、理性、有序减持,以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促进市场稳健运行,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减持新规将促进上市公司稳健经营、回报中小股东、鼓励长期投资,引导投资者回归价值投资。

  与2016年1月发布的减持规则相比,此次出台的减持新规适用范围更广,包括了持有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特定股东。按新规要求,减持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在解禁后12个月内不得超过其持股量的50%,且任意连续90天内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任意连续90天内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这意味着机构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项目的持股时间延长。既可避免非公开发行股份解禁后出现短期内大量减持股份的冲击,也会促使机构理性参与定增项目。机构必须更加注重上市公司长远发展及内在价值,倘若遇到公司大幅业绩“变脸”,定增套牢风险极大。

  此前中小创股票遭减持冲击较大,创投股东“清仓式减持”频频发生。虽然减持新规将缓解减持压力,并有助于改善市场风险偏好,但中小创股票仍可能受到估值偏高等不利影响。国信证券认为,IPO加速叠加减持新规,小市值高估值公司的估值溢价将被持续压缩,市场风格进一步转向价值投资,追逐估值较低、盈利能力强的优质公司。华宝兴业基金称,减持新规使过去单纯通过市值运作方式获取利益的渠道无所遁形。在股价的影响上,部分小市值公司的高流动性、高换手率溢价将很有可能变为折价。

  此外,中小创公司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延式扩张。而瑞银证券A股策略报告称,定增退出获利时间被延长,预计定增融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由于再融资难度增加,上市公司外延式增长受阻,市场将会关注内生增长型公司。

  广发证券研报分析指出,减持新规的长期影响更多体现在市场风格层面。一二级市场联动的资本套利空间逐渐减少后,将带动市场的估值结构分化,部分缺乏内生增长支撑的高估值个股可能面临估值向均值回归的压力,而依赖内生增长、重视股东权益的行业龙头将间接享受制度红利。未来大股东通过非集中竞价减持、定增减持、过桥减持,或者利用内部信息优势“精准减持”等资本套利手段获得超额利润的空间会进一步收窄,推动大股东更多向实业经营回归。

  近年来,上市公司为配合大股东减持而出台利好屡见不鲜,尤其“高送转+拉高股价+精准减持”套路饱受诟病。而此次出台的新规细化减持限制、强化减持披露及严格减持罚则。按规定,减持时间区间内,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转或筹划并购重组等重大事项的,大股东、董监高应当立即披露减持进展情况,并说明本次减持与重大事项是否有关。此外,监管层近年来持续强化监管,致使高送转明显降温,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受到严厉打击。未来上市公司以利好来“掩护”减持的动力将下降。减持节奏受到控制,短期炒作行为被抑制,促使更多公司把目光转向持续经营。

  可见,减持新规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及引导价值投资的监管思路一脉相承。中小投资者需认识到A股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告别“四炒”陋习,回归价值投资。

  (二) 题材掘金

  核电:哈电集团官网称,近日,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公示后宣布哈电集团在霞浦示范快堆高低加、除氧器项目上中标。这意味着,霞浦示范快堆项目有望在近期投入建设。哈电集团称,如果一切顺利,霞浦示范快堆项目将成为中国首个快堆核电示范工程项目。在此之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表示,霞浦示范快堆项目计划在2017年年底投入建设。

  输配电:从国家电网获悉,安徽、湖北、北京、冀北等11家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标准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执行;另有15家省级电网正处于输配电价测算阶段,预计6月底前批复实施。上述地区加上南方电网公司开展改革的五省区,意味着上半年我国将实现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在省级电网全覆盖。

  无人驾驶:欧洲最大的汽车配件供应商大陆集团周三宣布,已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大陆集团声明称,两家公司将联合开发相关的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为自动驾驶的联网汽车和智能交通服务提供解决方案。

  智能制造:上海市政府在发布会上称,将创新智能制造应用模式,开展智能制造应用“十百千”工程,到2020年重点培育10家引领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1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带动1000家左右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以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大数据: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民表示,大数据顶层设计基本就绪,专项行动全面落实,试点示范。其中,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目标:2020年目标是在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2025年目标是在重点产业实现智能制造。